提高環氧樹脂粉末死角上粉率的工藝研究
在研究環氧樹脂粉末死角上粉率時,是有多種因素共同引起,要將內在和外在因素進行區分。外在因素包括被涂工件彎角大小與形狀,客戶噴粉系統,噴粉施工人員等,這些因素也會影響死角上粉率,是不可忽略的因素,下面來詳細介紹下。
1、粉末電阻率與死角上粉率關系
噴涂粉末顆粒的電阻率,決定了沉積在工件表而顆粒的電荷消散速率。表面電阻系數高的顆粒在死角處能夠較長時間保留他們的原始電荷,而表面電阻系數較低的顆粒很快就消散了他們的表面電荷。當表面電荷高時,電效應強烈,法拉第籠效應表現強烈,環氧樹脂粉末在噴涂中不易到達死角。
2、電壓與工件噴涂距離關系
粉體在噴涂時電壓要適當,將粉體噴涂出槍口并且呈松散狀態,有利于粉末帶電。粉末涂料噴涂電壓一般保持在50-90kV,不同電壓下,上粉率都隨噴涂距離的增加而下降。
噴槍與工件距離越近,到達工件表面的電流就越強。當噴槍靠近工件表面試圖將粉末推入法拉第籠效應區域時,隨著距離增進,空間電流增大,工件表面單位面積內的自由離子密度大大增加,反電離作用提前發生,反而無助于工件死角上粉率。根據實驗室經驗,調節合適的電壓60-70kV,根據工件折彎度的不同,適當調節噴槍與工件的距離,并且保持在10-15cm之間,可促進粉末向法拉第籠效應區域滲透,使粉末沉積在死角處,提高死角上粉率。
3、粒徑與死角上粉率關系
環氧樹脂粉末的材料大部分都是高絕緣性能材料,一定粒徑粉末粒子一旦帶上電就很難消失,且粉末的電陽率也較大?,F在普通粉末廠家一般都控制粒徑在35一45微米,這一粒徑范圍的粉末在電場中的上粉率較好。理論研究表明,粉末粒子的帶電量與粉末粒徑的平方成反比。粒徑較粗的粒子帶電強度大,更容易透過法拉第屏蔽效應區域,沉積在工件表面死角上粉率好。粉末粒徑偏細,帶電量小,在電場中要克服粉末重力,空氣動力等不利因素影響,死角上粉困難。
以上文中介紹的是環氧樹脂粉末配方調整和噴涂工藝中的可操作因素,屬于內在因素。隨著研發和生產技術的不斷改進,我們可以有效地避免死角上粉率差問題,只根據以上問題進行合適的調整才能實現粉末噴涂死角上粉率問題。